首页 >> 农业新闻 >>农业资讯 >> 南昌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综述
详细内容

南昌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综述

       仲夏时节的“神州千年古县”——南昌县,沉淀了历史,繁华了当下。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焕发出农业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每日上市的无公害蔬菜新鲜娇嫩,养殖场里的生态鸡、生态猪供不应求,集观光、农事体验、娱乐、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园内游人如织……

  近年来,南昌县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建设这一目标,按照“稳产业、调结构、保质量、争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初步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的基本框架,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领域拓宽、水平提高、进程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

  “改”字当头 ——走出农业发展新路子

  要吃,有肉有鱼,还有绿色健康的无公害蔬菜;要玩,有垂钓有采摘,还有一个个农业休闲观光园……作为全国传统农业大县,南昌县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等荣誉,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近年来,南昌县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提出打造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南昌县农业转型发展被注入强劲新动力。

  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南昌县将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为乡镇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按照《关于加快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南昌县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加快推进全县农业乡镇规模性土地流转,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土地支撑。

  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为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根据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南昌县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同时,按照“先行先试、积极稳妥、稳步推进”的方法,南昌县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

  依托省会郊区的区位优势,南昌县不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在打造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样板区、农业先进要素聚焦区、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步伐。目前,南昌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114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7家,市级73家。龙头企业数量与规模在全市县区排名第一,在全省也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6年年底,该县11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5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实现利税 2.2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29家,占龙头企业总数的25.4%,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10家、超5亿元的3家;休闲农业企业达30家,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

  优化结构——激发农业产业发展活力

  凤凰沟风景区、国鸿生态园、塔城玉明生态农庄等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现在已成了南昌市民闲暇时热选的度假地。目前,南昌县有休闲农业大户434家,经营面积达20余万亩、资产总额达30亿元。2016年,该县接待游客人数520余万人次,全年休闲旅游综合收入达30余亿元,带动农民就业2万余人。这仅是南昌县瞄准市场需求,积极优化农业结构,激发农业产业活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巩固提升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南昌县紧紧围绕特色、调优结构,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综合效益日益彰显。截至目前,南昌县农民合作社达1401家,家庭农场7664家,休闲大户434户,种养大户达8618户。其中,家庭农场、休闲大户数量全省排名第一,种养大户数量全市排名第一。

  现在,南昌县已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20万亩,建成了十大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以蒋巷为代表的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以新和源公司、三江口蔬菜公司为代表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以鄱阳湖农牧渔产业公司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基地;以赣玉林公司为代表的水禽养殖基地;以金乔公司、磊鑫生态园为代表的苗木种植基地;以热欣公司为代表的畜禽规模化标准养殖基地;以“湖光山舍”“海湾农庄”“凤凰山庄”为代表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基地;以昌碧米业、 三江顺发米业为代表的粮食加工基地;以煌上煌集团、国鸿集团为代表的畜禽肉类加工基地;以小蓝禽蛋市场、龙昌公司为代表的禽蛋销售加工基地。

  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有效带动了主导产业的壮大与发展,使南昌县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联结融合——推动龙头农企量质并升

  占地3100亩、投资1.6亿元的台湾汉光大中华区农产品加工冷链智能物流园,占地2304亩、投资5亿元的市政公用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1224亩、投资2.5亿元的菜篮子(塘南)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今年6月28日,南昌县12个现代农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蒋巷镇山尾农副产品加工区举行,奏响了该县农业由“大”到“强”的奋进之音,推动了南昌县现代农业发展华丽升级。

  发展农业产业需要注重农业规划。通过积极开展对“龙头型”现代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培育打造,南昌县持续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目前,南昌县粮食、生猪两个传统主导产业稳步推进,无公害蔬菜、水禽、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南昌县连续多年取得全国产粮、生猪调出大县等国字号品牌。到2016年年底,南昌县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20万亩,建成了十大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随着龙头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对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也逐渐增强。于是,该县11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采取了合同订单、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形式,与农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关系。目前,南昌县95%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85%的农户被纳入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直接带动的本地农户数量约18万户。全县90%的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有序进入市场,实现了增值增效。例如,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与基地农户签订协议,提供良种,传授良法,有效组织基地农户合作经营,为农户增收创造一定的条件。

  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惠民暖心

  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南昌县黄马乡罗渡村不少村民家庭贫困,2015年贫困人口26人,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2500元。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南昌县不仅加强拓路、修沟等基础性建设,还利用罗渡村的青山绿水,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大规模种植莲花。盛夏时期,罗渡村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画卷,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赏花观光,体验乡村游之乐。不仅如此,村里加入合作社的十多位贫困农户通过收莲、卖莲,人均每年可增收4000多元。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罗渡村的可喜变化不过是南昌县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昌县在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认为,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拔掉穷根、广开富源,而变“输血”为“造血”,根本途径是发展脱贫产业。

  为此,该县围绕农村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出台了“2+8”的脱贫攻坚系列方案,大力推进安居扶贫、健康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就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新农村建设扶贫等八大扶贫工程。到2017年5月底,该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4937户、12611人(其中,已脱贫2555户、6150人),实现了挂点帮扶、贫困学生资助、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点、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全覆盖;累计改造危房370户,筑牢了兜底扶贫的四道保障线,1438名贫困人员实现了就业;共修建桥梁7座,整治自然村171个;培育和发展蔬菜、旅游、瓜果、水产养殖等种养产业基地9个;有6个村已建成电商“邮乐购”网点,其中3个村的村级“邮乐购”网点开通运营,有大米、水产等40多种土特农产品上线销售。

  此外,南昌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通过村民自建、政府补助的方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享受到了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福利与实惠。目前,该县“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887个一般村点正在有序推进建设中,“精品打造,彰显特色,示范引领”的17个小康示范村,4个精品提升村点新农村建设改造项目也在有序进行。通过农业产业发展的连带效应,南昌县农村道路交通、住房、环境卫生条件均大大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农业兴带来百业旺,百业旺带来了百姓安。这是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写照,也是南昌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效的显现。


城市选择

安徽:
上海: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