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创业” 凉山农村、农业成为创业热土“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引下,我州出现一股又一股的创业热潮。其中以互联网+创业最具代表性,特别是传统的农业、农村成为有志青年施展拳脚的好地方,“互联网+农村”、“互联网+农业”的战略已成大势。互联网具备的无限潜力,能够迅速拉近农村和城市的信息差距,而农业与互联网的碰撞、融合也逐渐为创业产业带来超出想象的惊喜。 在西昌市西郊乡葡萄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杨总介绍道,当时他为了帮着社员拓展葡萄市场,不断在上网寻找着信息,在这过程中农业互联网集成服务商云农场的模式,让他产生了极大兴趣。他对记者说:“以前也考虑过开一家农资店,经营农药、种子、化肥,但经过一番尝试后发现做传统农资销售并不太适合,最终农资店也没开起来。接触到云农场后,感觉互联网给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在云农场可以让社员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便宜农资,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农资和进行业务拓展很适合我们这个区域,通过网络下单或打开手机就可能方便购买,单下了以后,送货上门,简单快捷,只要地里用得上的云农场都有”。 目前,我州在西昌、德昌、会理、布拖、美姑、越西、昭觉、木里、普格、甘洛、冕宁等11个县建成了“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以“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社+庄稼医院+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村电子商务三级服务体系。随着对于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视,以及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农业互联网+的创新点还将被不断地挖掘出来,配合农资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新兴农资互联网的创新切入点也越来越多,为农村“创客”们提供的新机遇也越来越多。 农业拥抱“互联网+”开启的是新一轮经济革命,农村电商的发展将大大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节本增效,优化、提高供给测的竞争力,鼓励厂家提供附加值高、质量更好、技术含量更好的产品,让社会产品供给向上游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测土配肥的创业与创新将在这个领域发挥巨大价值。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若干创新模式的驱动,现代化农业的新篇章即将奏响。 在“互联网+”战略布局中,“互联网+农业”是一大热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已超过1400亿,仅在淘宝、天猫平台上注册的农村网店数就超过160万个。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后,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倍受社会关注。“互联网+农业”成为当下乃至下一个十年,最热门、最有前景的电商模式。电商扶贫政策也让很多农业电商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互联网+农业”开启的是新一轮经济革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大大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如何用电子商务推动这些地区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精准扶贫攻坚尤为关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去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从而增加农民福利。“互联网+农业”的前景如此之大,“互联网+农业”又是投资创业热点,有市场就有创业空间,凉山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把握好创业机会,凉山农村、农业必将成为一片创业热土。 |